本站讯 (记者 陈汉 通讯员 张末)记者从黄委防御局获悉,受强冷空气过程影响,11月14日8时,黄河内蒙古头道拐河段出现流凌,流凌密度10%,首凌日期较常年(1971至2020年均值为11月20日)偏早6天,为2001年以来最早。即日起黄河进入2023-2024年度凌汛期。
11月13日,黄河防总常务副总指挥、黄委主任祖雷鸣主持防凌专题会商,提前安排部署各项防凌工作。目前,黄河防总、黄委、相关省(区)和各有关单位已启动防凌运行机制,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全面做好应对突发凌情的各项准备工作。
据了解,在水利部的安排部署下,为做好本年度黄河防凌工作,黄委主要开展了以下重点工作:一是10月24日召开黄河防凌工作会议,分析研判防凌形势,安排部署防凌任务;二是修订印发2023-2024年度黄河防凌调度方案,在确保防凌安全的前提下,努力实现综合效益最大化;三是认真贯彻落实国家防总、水利部工作部署,于11月2日发出通知对本年度黄河防凌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督促相关省(区)做好各项防凌准备;四是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时会商研判,滚动发布气温、凌情预报,逐日跟踪水库、河道流量和引退水演变,实时调整水库泄流;五是统筹防凌安全与水资源安全,科学调度防凌骨干水库,塑造适宜流凌封河流量;六是开展黄河河道管理范围内影响防凌安全建设项目摸排工作,掌握涉河建设项目基本情况;七是强化河道清障工作,11月9日发出通知,要求有关防指和相关单位督促拆除浮桥、施工栈桥等阻碍行凌的建筑物、构筑物,确保行凌畅通;八是加强与沿黄有关省(区)沟通联系,积极推进落实防凌措施,科学研判防凌形势,综合提出对策建议,共同做好防凌工作。
下一步,黄委将密切关注凌情发展变化,科学调度骨干水库,塑造适宜的河道流量过程,强化工程巡查与管理,确保黄河防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