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1年春节,在这个万家团聚的日子里,大河上下的众多黄河水文人一如既往坚守在测报一线,守初心、战凌汛,破冰乘浪测水沙,把脉问诊暖山河。这是水文人不变的主题,也是水文人无言的承诺。灯火璀璨背后,他们选择了远离喧嚣、驻守河畔,为了黄河的安澜,为了幸福河建设,放弃和家人团圆的机会,坚守在岗位上,继续为黄河水文事业发展的新征程贡献力量。让我们走近这群水文站上的“守护者”,听他们讲述水文人别样的春节故事。
2021年2月11日,农历腊月三十,东方欲晓,咸阳水文站职工已经早早到达工作岗位,准备好农历2020年最后一次水文日常观测任务。外业值班人员进行测流、仪器养护……每位职工遵循防护要求,全程带好口罩,坚持防疫不松懈。
乐观值守的80后
在咸阳水文站有两位80后妈妈,是咸阳水文站的年轻骨干,她们始终坚守岗位,站好春节值班岗。清晨,她们冒着凛冽的寒风,首先来到降雨蒸发场地,进行了雨量和蒸发量的观测,再赶到河边进行水位观测。在进行水位观测时,做好水位比测工作,并做好资料记载。并根据当时水位趋势以及水情报汛任务书,判断是否需要流量测验及时通知外业测验人员沟通了水位情况。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着自己不平凡的初心和使命。“既然选择了水文,自然就意味着别人放假我们上班,尤其是重要的节假日,保障有需要的职工早点回家”。
“关键时刻,我得给我宝做个好榜样!”
“作为一名党员,疫情当前,我也有自己的责任担当和初心使命。别小看我哦!”战“疫”面前,这两位妈妈始终保持乐观。
在我们的基层水文站,还有很多“父子兵”、“夫妻档”,他们关怀的是“小家”,守护的是“大家”;他们心中满满的是情,沉沉的是义。
凌汛测验保安全
受咸阳湖气盾坝影响,咸阳水文站水位频繁变化,根据任务书要求除夕当天必须进行流量测验,原本已经在家准备吃团圆饭的他们在得知情况后,放下手中筷子,迅速赶赴现场进行流量测验。
像往常一样,他们检查对讲机和秒表、流速仪……检查过电源和升降开关,确保所有准备工作都就绪之后,郭笑千直起身,站定,向身后的操作房深深地望了一眼,点点头打个手势,按下对讲机说:“起点距复位,升,落,已安装好流速仪,检查信号传输正常……控制缆道起点距,收到……”咸阳水文站外业测验人员毛欣宇开着吊箱,记载着原始数据。经过一个多小时的作业,圆满完成了流量的测验工作。
河对面是锣鼓喧天、鞭炮齐鸣,河这边是流量测验,静静的坚守。今天的他们看起来格外帅气,因为责任和担当,他们是除夕水文战线上最美的坚守使者。
一次一个点,一年一条线。这是水文线,也是水文人的人生轨迹。我们的工作需要忍受寂寞,无论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只要有河的地方就能看到我们忙碌的身影。因为我们要在河边测取一组组的雨水情信息,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
张贴对联 迎新年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水文人的新年总是过得那么相似且朴实,每个除夕上午都要开展流量测验工作,充实度过。完成测验后,他们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节前压在心头的一块大石头基本上被搬开啦。各项工作顺利完成,想到新年就要来临,为了让水文站也有过年的喜气,他们哼着春节序曲,将院落打扫清理得干干净净,在水文站的大门口贴上火红的对联,为水文站增添节日的气氛,站里顿时洋溢出浓浓的节日气氛。
回到值班室,打开电视,央视正播放着《一年又一年》,安静的站房里总算有了一些热闹的声音,也多了一些年味。附近团圆的炮竹声依稀传到耳边,买年货,与家人团聚在他们心中只是淡淡的闪念。
他们,平凡,又不凡。这是一次与日常相比并没有什么不同的普通值班日。全国有着成千上万这样的水文测站,每一个水文测站都有水文人坚守。基层一线水文人要按照测站任务书的要求,完成测站凌汛期间的水位、流量、泥沙、降水、冰情、蒸发等各项水文监测工作。对于他们而言,与汛期测验相比,凌汛测验或许更加难捱,虽不必担心洪水猛兽来袭,却少了夏日的郁郁葱葱和偶尔来往的游人,要常年与孤独、荒凉为伴。
冬季寒冷且漫长,零下十几度的气温是各个测站日常的室外作业环境,甚至有些测站的水文测验人员要与看水位时反复开凿又反复封冻的冰窟窿作战,与刺骨的冰河水跳一支测流之舞。
其实并没有多少人知道我们这个群体在做什么,但我们都在为保一方水土安澜奋斗不息,奉献着青春年华,为让黄河成为人民的幸福河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
习惯了雨雪风霜,习惯了难捱的寂寞,习惯了默默守护江湖河畔,不分春夏秋冬,无论节日平日,事情忙忙碌碌,工作平平凡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过一分一秒,水文人习以为常地这样过着所有大小节假日,包括春节。
水文人的坚守,是职责亦是情怀。(拟稿:王蕾 审核:李建文 邹鹏飞)